欢迎访问南京市摄山中学!                                                                                                                                                                                     联系电话:025-85725312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宽猛并用,以人为本--读《子产论政之宽猛》有感

浏览数量:1113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8-17      来源:本站

文:郑红老师

宽猛并用 ,以人为本

—读《子产论政之宽猛》有感

作为学校处室的一名工作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我经常会有这样的困惑:当教职工中有人在自己职责监督范围内不按校规校纪行事时,颇有左右为难的感觉,不知如何应对才好。是直接指出对方的过错?轻描淡写地说一下不见得有效果,毕竟“人微言轻”;板着面孔公事公办呢,大家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同事,其中有的是长辈,有的是平日私交不错的朋友,至于哪些初来乍到的小辈们,看到他们,很容易让我想起昨天的自己,将心比心,觉得应该给予更多的宽容和呵护;向领导汇报?这样做又有打“小报告”之嫌,容易让人联想到“奸臣”的嘴脸。

近日翻阅《古文观止》,读到其中的一篇《子产论政之宽猛》,颇受启发。子产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强调法制的政治家,曾在郑国铸刑书以为国之常法。刚柔相济、宽猛并用是他的管理经验之总结。现将原文摘录如下:

郑子产有疾,谓子太叔曰:“我死,子必为政。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其次莫如猛。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鲜有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玩之,则多死焉。”

太叔为政,不忍猛而宽,郑国多盗,太叔悔之,曰:“吾早从夫子,不及此。”遂兴兵以攻盗贼,尽杀之,盗少止。……

这段文字讲述的虽是治国之道,但正如古人所说,齐家、治国只是在人数和范围上有区别,在本质上是大同小异的。照此推理,窃以为单位及部门的管理与国家的治理也有相通之处。

现在从上到下都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人们对“以人为本”的共识是:管理者要设身处地多替被管理者着想,少一些上纲上线的批评、指责,多一些能够调动其积极性的人文关怀。我想,太叔当初“不忍猛而宽”就是出于以人为本的考虑。事实证明,没有原则的“宽”对“民”是有害的。就拿员工的违规行为来说,如果负责监督的人对第一个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很快,大家就会竞相效仿。规章制度的制定就是为了保障工作正常开展的,如果大多数人都漠视它、违背它,长此以往,学校正常的工作秩序就会受到影响,如果不“兴兵以杀之”,则“校将不校”。实际工作中,我们经常会和太叔犯同样的错误:先是“不忍猛而宽”,后来迫不得已又猛上加猛。这样既陷自己于不仁不义的尴尬境地,又违背了以人为本的初衷。

想要在坚持原则和以人为本两者间找到一个平衡点的确不是件轻而易举的事。我从这篇文章中得到一些启示:一方面,对自己职责监督范围内的人和事要进行敏锐的观察,对一切违规违纪行为要果断地制止于苗头初显时,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猛”,它能保证第一个人不再犯同样的错误,也避免别人跟着犯同样的错误;另一方面,对教职工合理的要求和愿望,要及时地上传下达,并能主动帮助他们解决工作中的困难,这就是我所理解的“宽”,它能让教职工感到你是真心诚意的服务者,而不是  “手执钢鞭将你打”的监工。这样,人人遵规守纪,学校的教育教学秩序井然,政通人和。在这样的环境中工作,无论你身处什么岗位,都会感到心情舒畅,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由此可见,只有“宽”、“猛”并用才能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当然,正如子产所言:“唯有德者能以宽服民”,要想做到刚柔相济、宽猛并用,加强自身的品德修养是关键。太史公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要高估自己工作中的成绩,但也不要低估自己不当的言行举止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电话:025-85725321    地址:南京市经天路1号   C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苏ICP备16003473号 网站管理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