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86 作者:本站编辑 发布时间: 2019-08-17 来源:本站
文:刘晓晗老师
海门一直都是江苏乃至全国赫赫有名的教育之乡。海门为期三天的新教育培训,也给了我耳目一新的喜悦。“过一种幸福而完整的教育生活”,给了我教育新体验和对教育新的想法。
作为今年新入职的年轻教师,我的年轻不仅体现在年龄上,更重要的是经验。我总是把许多工作带回家完成,我自己也常为此得意,觉得这是工作认真的一种表现。听了陈老师的讲座我对自己的这一行为有了新的认知。我的工作占用了我的生活,于是,我的日常完全被生活所包围,使得我对工作和生活的热情都逐渐降低。现在想起来,这其实是在正常不过的一件事,久处则厌,面对同一件事情久了,自然会生出疲倦和懈怠。其次,将自己长期困于工作的围墙中,久久接触不到外界的新鲜事物,长期以往,人的思想也会被禁锢住。我们常常告诉学生,平时要常出门走走,出去看看,开阔眼界,增长知识,但我们自己却疏于充电,思想狭隘,那我们的教育教学又如何有开阔的视野?相反,只有我们充分享受生活,活出激情,才能将这份对生活的热爱传递给工作,传递给学生,工作才能越做越快乐。
只有充分享受生活,我们才能空出时间留给自己的兴趣爱好,充实自己。这种充实不仅仅局限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里,还应当是多角度,多学科的。
在海门实验初中的开放周中,我去听了一节美术的班本课,课程名称为《世界名画巡回展》。这堂课的课堂目标旨在教会学生简单的寻找画眼。课前一周, 班级里挂满了世界名画。该节课由三个教师共同完成,一位教西方古典绘画,一位教中国传统绘画,一位则教现代绘画艺术。课上先展示了《温和的活力》这幅图,引起学生的思考。接着以中国水墨画《江山如此多娇》与毛泽东名作《沁园春·雪》相联系,引导学生从文化的角度欣赏名画;在欣赏阎立本的《步辇图》时,则从文成公主入藏这一历史背景作为切入点,结合当时的政治,引导学生欣赏;甚至还从生物学的角度,去赏析西班牙名画《记忆的永恒》,追溯画家心灵的净土;在《D大调卡农与吉格》的背景音乐中,结合哥德尔定理,从数学与音乐去探索名画的经典与不朽。除去罗中立的《父亲》是以艺术手法和艺术技法的角度欣赏以外,其他均是从不同学科、不同领域引导学生欣赏名画,寻找名画的画眼。最终通过几组练习得出:欣赏品味,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二次创作这一主题。
这堂课让我觉得眼前一亮。个人觉得理想校本课或班本课理应如此。校本课程或者班本课程的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对学习的热情,因此平时课堂的照本宣科就显得有些枯燥乏味。知识之间本就是相通的,将不同学科关联的知识进行整合,那么也会帮助学生拓宽眼界,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只有充满对生活,对工作的激情,才可能引发学生的热情;学生只有对学习充满了兴趣,真的愿意学习,才能学的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