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数量:360 作者: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发布时间: 2021-06-21 来源:本站
尊敬的各位家长朋友:
您好!为积极响应教育部提出的抓好落实中小学生”手机、睡眠、作业、读物、体质”五项管理的号召,进一步建立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形成教育合力,让每一个孩子能够拥有阳光心态和强健体魄,我校拟定了“五项管理”措施,并提出相关建议,请各位家长阅读相关内容,理解、支持、配合学校,共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一、加强手机管理,让学生精神世界更富足
为保护学生视力,防止学生沉迷网络和游戏,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根据教育部印发文件要求,我校明确规定:学生在校期间原则上不得将手机带入校园。个别学生确因特殊原因有将手机带入校园需求的,须书面提出申请,经学生家长签字同意,班主任、年级组审核同意,方可将只用于电话联系的非智能手机带入校园,班主任为学生手机在校园的保管责任人,学生在入校进教室前上交班主任组织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离校时方可取回。为把相关要求落到实处,学校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家长应履行教育职责,严格控制孩子居家使用电子产品,引导孩子科学上网,文明上网,控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长。
2.家长以身作则,科学合理使用手机,尽量不在孩子面前玩手机,给孩子树立榜样。
3.家长监督孩子自觉抵制利用手机抄作业答案,引导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电子小说、网络社交以及不健康的网站等。
4.家长应冷静思考是否有必要为孩子配备手机以及购置怎样的手机,建议在赋予孩子手机使用权的同时与孩子约法三章。
5.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关注孩子心理健康,防止孩子因为情感缺失等原因而沉迷于网络和手机游戏,对孩子进行高质量、有意义的陪伴。
二、加强睡眠管理,让学生元气满满
充足良好的睡眠是孩子有效学习和健康成长的重要保障。建议睡眠时间初中生应达到9小时。学校、家庭共同努力,确保学生充足的睡眠时间。学校向您提出以下建议:
1.帮助孩子制订作息时间表,促进学生自主管理、规律作息、按时就寝。建议就寝时间一般不晚于22:00,保证每天充足睡眠时间。
2.家长要帮孩子养成准时上床,按时入睡的好习惯。准时、按时的睡眠时间有助于孩子尽快进入睡眠状态,提高睡眠质量。
3.培养孩子午休的习惯。上午孩子进行了快节奏学习,比较困乏,家长要鼓励孩子进行午休,这样可以保证孩子下午有充足的精力去学习。
4.给孩子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营造安静舒适的睡眠环境,确保学生身心放松地就寝。
三、加强作业管理,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
我校一直实施优化作业布置方案,严格控制书面作业总量,鼓励老师布置分层作业,且严格控制每门科目的作业量,对布置的作业进行全批全改,不要求家长批改作业。学校向家长提出以下建议:
1、要求孩子按时按质按量完成作业,原则上初中各年级书面家庭作业总量不超过90分钟。
2、如果因统筹不到位导致学生某一天作业量过大,学生可以只部分完成作业。
3、家长要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作业习惯,独立完成、认真书写、做作业时专注、高效。
4、如果孩子长期不能按时完成作业,要分析其具体原因,可以要求老师采取分层作业、减少作业量,单独布置作业、进行针对性帮助等办法帮助其提高。
四、加强课外读物管理,涵养学生的文化底蕴
学校一直以来重视书香校园建设,通过摄园书吧、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阅览室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禁止任何人以任何形式进校销售课外读物,禁止任何人强制或者变相强制学生购买课外读物。每学期在初中低年级开设阅读课,其他年级提供阅读指导书目。为了将读书落到实处,特向家长倡议如下:
1.家长课余时间多带孩子去书店、图书馆,以教育主管部门推荐书目为重点,为孩子购买一些适合的书籍,培养从小爱读书、勤读书的好习惯。
2.设立亲子阅读时间。每天抽出一定时间,和孩子一起读书,分享读书成果,营造家庭读书氛围,为孩子终生爱读书打下基础。
3.鼓励孩子积极参加各级各类读书活动,在活动中展示风采,增强读书的乐趣,树立自信,感受到读书带来的收获。
五、加强体质健康管理,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体育锻炼可以强身健体,磨炼意志。学校全面落实大课间体育活动制度,保证校内每天1小时体育活动时间,包括但不限于跑操、大课间体育及放松活动,此外,每周还开设体育类课程3课时,每日2次眼保健操。作为足球、篮球特色学校,学生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为了让孩子拥有更加健康的体魄,特向家长倡议如下:
1.家长引导孩子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可选择适合孩子自己身体条件、年龄特点及孩子感兴趣的运动项目。
2.家长要引导孩子在体育锻炼活动中既要克服困难,也要量力而行,锻炼与训练时要注意运动安全,运动前要做好准备活动,以免造成运动损伤。
3.监督孩子不良用眼行为,纠正孩子不良读书写字的姿势。
4.开展亲子体育锻炼活动,营造愉悦的家庭氛围,培养孩子健康、阳光个性。
各位家长,学校充分认识实施“五项管理”的重要意义,学校将把“五项管理”作为学校发展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内容,也请全体家长家长履行好共同的责任,家校携手,助力学生的身心健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