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南京市摄山中学!                                                                                                                                                                                     联系电话:025-85725312

  • 文章标题
  • 文章摘要
  • 文章内容
  • 全文搜索

【摄园疫情防控】战疫情,心行动——摄山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进行中

浏览数量:100     作者:沈园梅     发布时间: 2020-02-27      来源:本站

2019年12月以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它牵动着亿万家庭的健康、安宁和幸福。对于这场疫情,我们的孩子不可能置身事外。手机、电视、互联网等媒体的宣传,孩子们心中肯定会有很多疑惑和想法,每一个孩子要面对严峻疫情所带来的心理冲击。因此,加强孩子们在疫情期间的心理健康教育,实现孩子们的心理“复位”,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件大事。

为此,摄山中学展开了一系列疫情防控措施,也用多种方式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我校心育老师——杨晓珍老师特意录制题为《以爱为源,以心为育》的心育微课,一起来看看吧!

IMG_0202(20200227-094240).PNG

杨晓珍老师针对学生在疫情时期的心理困惑,提出了以下几点建议:

1.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做好个人清洁卫生;

2.坦然面对情绪变化,理解和接纳负面情绪;

3.培养新兴趣、新爱好,让生活变得丰富;

4.积极与父母沟通交流,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5.听从学校和老师安排,适应居家生活环境;

6.科学看待疫情防控,学习情绪调整方法;

7.密切亲友互动交流,做到隔离不隔心;

8.控制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做到合理有度;

9.开展室内锻炼活动,保持良好身体状态。


当前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处于关键时期,人们的情绪问题难以避免,容易引起失眠、恐惧、焦虑等众多心理问题。我们必须重视并及时调控这种“情绪的瘟疫”。

IMG_0214.JPG

一、正确认识疫情。

这段时间,微博、微信以及各类信息都在关注疫情,真假难辨的信息被大肆渲染。我们首先要科学认识“新型冠状病毒”,它的传播方式、感染症状,如果发生相似症状,不盲目猜测,及时就医。同时理性接收疫情信息,查看官方消息,听从专家建议,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身防控,并控制自己每日接收信息的时间和数量,查看新闻时间尽量不超过一小时,睡前也不过多浏览负面信息。

二、如何处理疫情危机下的负面情绪?

1.减少因信息杂乱过多带来的心理负担。在危机时,每天接收有关信息的时间控制在一个小时之内,正视疫情信息,关注必要的信息,减少“信息超载”的杂音。

2.运用正向思维看待本次疫情。每日的资讯中,留意事实和数据,根据事实判定自己的担忧是否合理(例如:发病率、死亡率、治愈率、医疗方法的发展、新的药物等)。理性、客观认识疫情的信息,可以帮助稳定你的情绪状态,避免因片面、不实、情绪化的疫情信息引起情绪的波动。

3.营造安全感。尽管疫情依然很严峻,存在很多未知的风险,但是通过积极关注,可以帮助自己重建安全感,可以更有力量地面对与疾病的这场“战斗”,缓解疾病带给自己的心理压力。

三、如何全面增强心理免疫力?

1.要充实生活,转移注意力。

2.要正视并接纳自己的焦虑恐惧情绪,做好个人防护。面对未知的病毒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会让很多人感到,病毒“无处不在”,难以预防。需要我们做好力所能及的个人防护,如果出现早期的症状,比如干咳、咽痛、呼吸吃力等,及时到定点医院就诊。

四、掌握个人严重情绪失控时心理自助方法

1.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适当的饮食和锻炼是抵御任何危险的最佳防御手段;养成卫生习惯,勤洗手,尽量减少接触所有类型的细菌和疾病的机会;健康饮食,适当在家中锻炼,出门戴口罩。

2.保持沟通。维持社交网络和活动有助于保持正常感,并为分享感情和缓解压力提供宝贵的渠道。

3.寻求专业帮助。如果你感到极度紧张、悲伤,或其他长期不良反应对生活、工作或人际关系产生不良影响,应咨询受过专业训练和经验丰富的心理健康人员。心理学专家可以帮助人们应对极端的压力,通过咨询,帮助你找到建设性的方式来管理目前的逆境。

4.正确宣泄情绪。不要隐藏感觉,试着把情绪说出来,并且让家人和朋友一同分担悲痛。不要阻止亲友对伤痛的诉说,让他们说出自己的痛苦,是帮助他们减轻痛苦的重要途径之一。

● 心理小贴士

快速自检:你是否陷入“过度应激反应”?

许多人会在不自知的状态下,陷入“过度应激反应”困境,无法自拔。我们在此列出一些有专业心理学支撑的实用心理技巧,告诉你应该如何判断、应对这类“应激反应”,希望能帮助你度过这段特殊的时光。

以下这几种表现(改编自CMHS,2004),可以帮助你进行自我判断:我是不是已经陷入“过度应激反应”了?

行为层面:

-难交流,无法听进疫情之外的话题

-绪激动,易怒,经常和人争吵

-办法休息或放松,持续关注疫情相关信息

-法正常工作,每过一会就得看看疫情进展

-哭泣,与医患、无助者陷入“极度共情”状态

-度警惕、过度担忧,看到任何相关消息,都要转发给周围的人

-避引起(创伤性)回忆的地点

-思都在疫情上,做事的时候,容易发生事故

身体层面:

-肠胃问题

-头痛,其他酸痛

-视觉障碍

-体重减轻或增加

-出汗或发冷

-震颤或肌肉抽搐

-容易被吓到

-慢性疲劳或睡眠障碍

-免疫系统疾病

心理/情绪层面:

-感到英勇、欣快或无敌感

-否认现实

-焦虑或恐惧

-抑郁

-愧疚

-冷漠

-悲伤

思维层面:

-记忆问题

-失去方向感、时常困惑

-思维过程缓慢;注意力不集中

-无法决定事件的优先级、无法做决定

-失去客观性

社交层面:

-自我隔离

-责备自己,感觉自己尤其渺小,什么忙也帮不上

-难以给予他人、或难以接受帮助

-无法享受快乐或乐趣,无法忍受任何娱乐性活动

 

这些症状,都是我们面对创伤事件的正常反应,一般来说会随着时间推移逐渐缓解。

但请注意,如果这些症状中有几项持续超一个月,并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人际关系,你就有患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可能,请及时寻求专业心理医生的帮助。


电话:025-85725321    地址:南京市经天路1号   Ccopyright  2020 南京市栖霞区摄山初级中学    苏ICP备16003473号 网站管理
  苏公网安备 32011302320240号